零部件斷供是整零合作和市場發展中的一種現象,雖不常發生,但也不少見。比如,去年日本熊本地震造成零部件斷供,使豐田、日產、本田等車企生產受到影響;大眾汽車去年也遭遇零部件斷供危機。零部件斷供或少供的發生有多種原因,包括市場需求過大導致產能不足、產品升級和生產線改造調試、部分配件質量出現問題,甚至是企業管理架構調整、零部件企業和整車企業的矛盾、自然災害等。
從整車企業角度,大型整車集團要在內部繼續構建發動機、變速器等關鍵總成的研發、制造體系,培育自主零部件供應商,縮短與跨國公司的差距;中小型整車企業要繼續加強與獨立發動機、變速器等總成供應商的合作,規劃長遠的發展目標。同時,在零部件采購上可適度多方采購,分散風險,并控制核心供應商數量,加強與核心供應商的協同研發能力,完善質量管理體系。
從自主零部件企業角度,首先是提高現有產品的質量水平,從原材料質量和智能化、自動化制造出發,提高產品可靠性,提升企業盈利能力,積累、培育研發制造人才;其次是加強與整車企業的合作,進行前瞻性技術開發和原創技術開發;再次是一級、二級零部件供應商更應加強技術捆綁、資本捆綁。
從產業發展角度,要繼續加強頂層設計,既要引進外資零部件企業,更要讓中國零部件企業走出去。過去,我國為國有大型汽車集團下屬的零部件企業提供庇護,打造一套自主零部件供應和發展體系,但這種脫離市場、未能與全球先進企業融合的發展思路,反而使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核心技術缺失、創新能力不足的現象更為嚴重,使自主整車企業更加依賴于跨國零部件供應商。